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漁民之子,首先以眾所周知的河鮮說起,漁民其實不容易,一斤鮮活的河鮮是低于市場價一半來賣,如菜市場十元一斤的花鰱我們只賣給魚販子4-5元一斤,我從小靠父母捕魚養大,深知其中心酸,無論刮風下雨無論日曬雨淋,經歲月的洗禮風吹日曬,如今五十歲的父母顯比同齡人看起來老上十歲都不為過,而如今相關部門通告富順縣管轄之內捕魚船只上岸禁捕十年,十年意味著什么?意味著外地運往本地的河鮮的價格上漲,亦或者說自貢市之內將再無真正的河鮮一說,瀘州市船只上岸分批次,據相關消息,價格從二十四萬到二十八九萬不等,這并不是一個噱頭,而如今富順相關部門給漁民開會通知的是鐵船10左右,木船更低,我在想為什么是十萬左右,這個左右是沒定?還是不敢定,亦或者說沒分均勻,再或者說是一個餅慢慢的分餅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價格再往下降點?具體情況我不知道,也不敢妄加猜測,怕得罪人引火燒身,據我在成都一資深律師朋友透露,這種大型改動,至少以省文件為準下達各地方部門,文件我們是沒看到,只是被召集開會聽領導們念而已,然后簽字,我就在想,瀘州內江宜賓自貢,這差別真的就這么大?是瀘州的船比我們的大?還是人要比我們的高?說白了都是一樣的船只型號,馬達功率也是國家標準使用,保險也是說多少是多少,為何,我就想知道為何差別這么大?有誰能為我們漁民做個主?縣?市?省?至少也讓我們明白讓我們看到一個明白的讓我們心服的文件,當然這必須得有份量。十年禁捕,那時我的雙親以白發蒼蒼,按照標準是不能再次捕魚,因為年齡上限了,那我又問下,十年,還有多少人能夠有這一份手藝來捕魚?沒有了,失傳了,大家只有和河鮮說拜拜
